【聚焦風口】光伏組件產量增長近70% 市場保持較快發展勢頭
關鍵詞: 光伏組件
中商情報網訊:光伏組件又稱太陽能電池組件,是指具有封裝及內部聯結的能單獨提供直流電輸出的光伏電池組合裝置。近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3年發展回顧與2024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根據協會數據,2023年我國組件產量達到499GW,同比增長69.3%;產品出口211.7GW,同比增長37.9%,出口額為396.1億美元,呈現“量增價減”態勢;雙面組件市占率達67%;組件最大功率進一步提升至750w+。隨著光伏產業技術加快迭代升級,我國光伏組件市場將保持快速發展趨勢,前景廣闊。
一、光伏組件市場發展現狀
1.光伏組件產量
在光伏裝機供需兩旺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組件市場保持較快發展勢頭。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達到499GW,同比增長69.3%。隨著光伏組件各大廠商持續擴增產能,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未來產量將繼續增長,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將達到600GW。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光伏組件產品結構
雙面組件是指采用雙面電池、膠膜、雙層玻璃(或者玻璃疊加透明背板)組成的復合層,正面背面均有發電能力。相比單面組件,雙面組件的生命周期更長,耐候性和耐腐蝕性更強,發電效率更高。隨著下游應用端對雙面發電組件發電增益的逐漸認可,雙面組件的市場份額正在快速增長,2023年已經達到67.0%,首次超過單面組件市場份額。預計未來雙面組件的份額將繼續增長,成為市場主流。雙面組件中,n型組件在國內光伏組件招投標中占比逐漸增加,2023年9-12月單月n型組件招標占比均為70%左右。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光伏組件產品出口情況
隨著我國相關技術水平不斷進步,以及國內企業規模化生產能力增強,我國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優勢逐漸擴大,光伏組件出口規模也呈穩步擴大態勢。2023年,光伏組件產品出口211.7GW,同比增長37.9%,出口量再創新高;出口額396.1億美元,較去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產品價格降幅明顯,呈現“量增價減”態勢。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2023年光伏組件全球出口額分布來看,歐洲依然是光伏組件最主要出口市場,出口總額占50.2%,其次是亞洲,占比為27.7%。其中,荷蘭、巴西、西班牙和印度依然保持前四大出口市場地位,但比例均有下降;比利時、沙特、巴基斯坦市場躋身前十。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光伏組件產品升級趨勢
近年來,光伏組件的功率有了顯著的提升,2023年光伏組件最大功率達750W以上。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組件版型及輔材的優化,硅片尺寸增大,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有了大幅的提升。目前,市場主流組件產品尺寸不斷變大,小尺寸規格產品逐漸被市場淘汰。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光伏組件市場集中度
2018-2022年來,光伏組件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馬太效應顯著。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光伏組件CR5達67.53%,CR10達90.52%。
數據來源:CP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7.2023年光伏組件出貨量排行
2023年,光伏組件前十企業排名相對穩定,排名前十企業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阿特斯、通威太陽能、正泰新能、東方日升、一道新能、協鑫集成、英利能源。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合計出貨超270GW,市場份額達到52%。
數據來源:索比光伏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光伏組件行業發展前景
1.光伏市場需求高漲,帶動光伏組件行業發展
近年來,得益于全球光伏市場需求的推動,國內光伏組件制造廠商近年來不斷加大投資力度,龍頭企業在產能擴充、技術革新、產品研發、成本控制、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提升等方面優勢顯著,帶動光伏組件的持續發展,尤其在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實現平價上網后,帶動了光伏組件及光伏組件封裝材料的需求增長,為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2.光伏組件設備國產化,進口替代增強
光伏組件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光伏行業及光伏組件核心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組件設備行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國產化體系,并逐步對海外設備進行進口替代。隨著我國光伏組件設備市場環境的逐漸成熟,國內光伏組件設備企業競爭力提升,為行業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3.光伏組件迭代升級快,市場發展潛力大
目前,新型組件百花齊放,大尺寸組件、半片組件、多主柵組件、拼片組件、疊瓦組件紛紛嶄露頭角,憑借更優的性能以及更高的性價比,新型組件的市場滲透率迅速提升。預計隨著新型組件技術快速滲透,產品成本逐漸降低,2023年光伏電站組件成本下降了32.3%達1.32元/W。憑借優良的產品性價比,我國光伏組件及相關市場有望快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