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市場需求不斷釋放 集成電路產業走向何方?
關鍵詞: 集成電路
中商情報網訊: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集成電路行業步入高速發展階段,技術發展逐步成熟。同時,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的發展,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不斷釋放。
一、集成電路市場現狀分析
1.集成電路市場規模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物聯網、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制造、新一代移動通信等下游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顯著增長。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5411億元增長至2022的1203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3%。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3093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集成電路細分市場占比
集成電路產業包括設計、制造、封測業,近年來,我國在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全產業鏈環節取得諸多創新成果,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數據顯示,集成電路設計市場規模占比43.21%;集成電路制造市場規模占比30.37%;集成電路封測占比26.42%。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集成電路產量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之一,集成電路產量穩步提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顯示,2022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3241.9億塊,同比下降11.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
4.集成電路進出口情況
從進口情況來看,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為5384億個,同比減少15.3%,進口金額為41.56億美元,同比下降3.9%,但仍然超過同期原油進口金額持續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從出口情況來看,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穩步發展,并在半導體設備、材料、制造工藝等薄弱環節逐步取得突破,產品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也在推動行業出口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量達2734億個,出口金額達15.39億美元,同比增長0.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5.集成電路應用領域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集成電路銷售額穩步增長。從集成電路銷售額占比來看,集成電路產品銷售主要集中在消費類和通信領域,占比分別為32.2%、20.9%,模擬、計算機、功率領域占比分別為14.7%、14%、9.2%。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集成電路產業走向何方?
1.尺寸不斷縮小
隨著當代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各種新型材料的研發,我國在集成電路方面的芯片集成度不斷提升,主要表現為其特征尺寸不斷縮小,同時還能實現多種功能的兼容。尺寸的不斷縮小打破了元器件的物理極限,各種新型集成電路技術得到了有效研發和應用,而且正在不斷朝著納米級別方向發展。另外由于集成電路技術及其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更廣,能夠兼容更多的技術,無形之中也提高了整個集成電路的存儲量,數據處理能力和傳輸速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物聯網應用層不斷創新
自物聯網概念興起發展至今,受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等因素的驅動,物聯網等新興市場快速發展。物聯網產業具有典型的長尾效應,應用領域廣泛、發散,細分領域眾多。針對更豐富的衍生場景,專用SoC、MCU芯片能夠滿足差異化的開發需求,物聯網應用層不斷創新。
3.芯片算力不斷提升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神經網絡、語音識別等新理論、新技術的發展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發展。人工智能在架構上可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其中基礎層的核心是算力,技術層的核心是算法,算力和算法的核心均在于芯片。隨著芯片算力提升,高性能AI芯片將更好地支撐大規模并行計算,成為萬物互聯的重要載體,邊緣AI芯片的普及可大幅提升時延、功耗、安全性等方面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