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預測報告(簡版)
關鍵詞: 智慧交通
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發展,智慧交通發展勢頭迅猛,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從全球范圍看,世界各國持續出臺新的智慧交通政策,研發新的智慧交通技術,并不斷優化智慧交通建設。
一、智慧交通的定義
智慧交通可以理解為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推動交通裝備、基礎設施、運輸服務數字化,并融合通信、智能控制、系統集成等技術,促進運輸方式變革和治理能力提升,進而實現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
從技術角度看,智慧交通是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統,是一個綜合感知、通信、決策和控制于一體的系統,通過計算資源與交通運行過程的有機交互,使出行和運輸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交通行業政策
智慧交通是未來發展的亮點,也是推動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國加快發展智慧交通,印發了《“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在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出行服務、車路協同等重點領域,引導智慧交通產業化發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智慧交通發展現狀
1.智慧交通市場規模
當前,智慧交通是交通運輸行業創新實踐最為活躍的領域,也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國家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數字經濟建設的主要場景乃至數字經濟體系下的新增長極。根據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達到1658億元,2017年至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4%,預計2023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將達2432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
今年以來,我國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開展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不斷增長。根據艾媒數據,2017-2020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從327億元增長至50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44%,預計2023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將達778億元。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場規模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成熟以及多項政策的推動下,高速公路智能化、智慧化成為當下公路運輸的主要發展方向。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場從409億元增長至6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63%。隨著中國智能交通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場規模將繼續攀升,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場規模將達903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智慧交通中標項目情況
據ITS114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車項目)千萬項目中標市場規模排在前10的企業總計中標金額91.15億元,項目數總計482個,前十中標企業千萬項目中標金額約占總市場的32.97%。排名前十企業中,電信系、移動系、百度系和海信網絡科技中標金額過十億。
資料來源:ITS114、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智慧交通領域的產品應用與解決方案,逐漸成為交通出行面向公眾層面推進科技減排的重要陣地。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數字化解決方案與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千方科技以17.1%的市場占有率占據主導地位;聚焦于城市大腦運營的銀江股份14%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二;海信網科圍繞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的交管云腦解決方案為核心,占據近1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三。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智慧交通重點企業
1.千方科技
千方科技創立于2000年,是國內領先的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多年來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云邊端融合等創新優勢,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賦能行業數字化治理與轉型,率先完成了覆蓋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軌道交通、民航、水運等的智慧交通全業務布局。
2022年前三季度,千方科技累計實現營收48.44億元,同比下降28.25%;凈利潤虧損1.87億元,同比暴跌133.6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受益于智慧交通的紅利,千方科技智慧交通領域業績穩步增長。2022年上半年,智慧交通領域營收9.98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的32.0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銀江技術
銀江技術是城市大腦運營服務商,致力于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的行業應用,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務打造跨領域、跨區域的城市大腦數據資源交換和共享平臺。聚焦于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等行業,通過在全國各地設立區域服務公司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完整市場營銷網絡,同時通過市場平臺和產業資本的深度融合構建全產業鏈的開放生態系統。
2022年前三季度,銀江技術實現營業收入12.81億元,同比減少14.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8萬元,同比減少24.6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2年上半年,銀江技術智慧交通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387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的47.2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深城交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是一家以規劃咨詢、工程設計與檢測、大數據軟件與智慧交通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城交基于云網數腦等數字化技術能力,構建全鏈條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提供ICT基礎設施設計、外場設備智慧設計、交通業務應用設計和頂層戰略規劃設計等專業服務。
2022年前三季度,深城交主營收入7.72億元,同比上升0.67%;歸母凈利潤0.44億元,同比下降39.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2年上半年,深城交大數據與智慧交通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975萬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的19.5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海信網科
海信網科成立于1998年,是海信集團控股的下屬子公司,專業從事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服務,是中國智能交通行業的領先品牌,涉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筑、軌道交通及公共安全五大業務領域。
在智慧交通領域,海信網科旗下有智慧公交解決方案、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智慧場站解決方案、智慧公路解決方案、公路機電集成及運維解決方案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海信網科官網
5.中控信息
浙江中控信息產業股份公司始創于1999年,于國內首創“e城市·易生活”理念,主要業務為城市基礎設施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建設,涵蓋大交通、大環境、智慧應用(交通大腦、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軌道交通、環境大腦、智慧水務、智慧建筑、智慧文旅、智慧管廊、新型智慧城市等)等眾多領域。
資料來源:中控信息官網
五、智慧交通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智慧交通行業發展
在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新型智慧交通業務不斷涌現,智能駕駛發展日新月異,智慧道路建設需求迫切。我國政府出臺智慧交通相關政策,鼓勵建設智能鐵路、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數字航道、智慧停車、智慧交管等各個領域,推動交通體系向智能化轉型,以此提升國內物流運輸效率、解決民眾出行問題。
2、智能網聯、云計算等技術推動智慧交通發展
車路協同、智能網聯、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演進,能極大地提升智慧交通領域的信息感知與數據分析方面的能力,并推進智慧交通各系統間的數據融合共享,建立起一種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從而推動智慧交通不斷發展。
3、交通問題倒逼智慧交通發展
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給城市帶來了擁堵、污染、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加快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應用,將有效解決我國城市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服務水平,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由于使用智能交通系統可以提高交通路況信息發布的準確性、及時性,為駕駛員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行駛路線,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交通管理工具,這使得智慧交通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增強,將倒逼智慧交通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