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模龍頭艾為電子2025年半年報解讀:從穩健增長到價值重塑
關鍵詞: 艾為電子 半導體行業 技術創新 產品營收 市場拓展
2025年,隨著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加速部署、先進制程芯片產能釋放以及消費電子終端需求復蘇,全球半導體行業延續上行態勢。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測,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7009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11.2%。
受益市場需求增長以及此前布局的創新成果批量落地,上海艾為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艾為電子,股票代碼:688798)于2025年上半年憑借技術深耕與市場拓展,交出了一份“營收結構優化、利潤大幅增長、毛利率持續提升”的亮眼成績單。
盈利韌性愈發凸顯,經營質量持續升級
財報數據顯示,艾為電子上半年實現營收13.7億元,利潤總額1.53億元,同比增長81.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71.09%;扣非后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81.88%,盈利增速行業領先。
這一增長主要源于三大驅動因素:一是高毛利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帶動綜合毛利率攀升至36.12%,較上年同期提升8.03個百分點,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達37.04%,環比提升1.98個百分點;二是存貨管理效率優化,期末存貨較上年同期下降,對應存貨跌價準備減少,釋放利潤空間;三是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增長,非經常性損益貢獻合理增量。
其中,利潤總額、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的“三升”態勢印證了公司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這背后是艾為電子在高性能數模混合、電源管理、信號鏈等核心領域的技術突破,高附加值產品如車規級芯片、工業級傳感器等出貨占比不斷提升,推動整體盈利水平上臺階。
與此同時,艾為電子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7875.21萬元,同比大增276.46%,主要得益于“銷售商品收到的款項與購買商品支付的貨款凈額”大幅增加,體現出公司“營收轉化為現金”的能力顯著增強。同時,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達40.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7%,資產結構穩健,為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研發投入加碼,從“填補空白”到“定義標準”
作為一家專注于高性能數模混合信號、電源管理、信號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艾為電子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達2.63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19.2%,較上年同期提升3.21個百分點,高強度研發投入為技術突破與產品迭代提供了強勁支撐。
截至2025年6月末,艾為電子累計獲得國內外專利684項(其中發明專利440項,實用新型專利238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610項,軟件著作權131項,形成了覆蓋“數模混合、電源管理、信號鏈”三大領域的核心技術矩陣。例如,在射頻前端領域,公司研發的“低噪聲放大器超級線性度技術(SLT)”將線性度提升超5dB,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在電源管理領域,“高Ipeak限流精度技術”將精度控制在±4%以內,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電感選型方案;在音頻領域,“雙級AGC技術”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10dB衰減,既保護喇叭又提升音量,填補了國內高端音頻功放的技術空白;在散熱領域,基于“壓電陶瓷逆效應”技術開發的新一代微泵液冷主動散熱驅動方案,同樣填補了國內空白,憑借超低功耗、超小體積、超高背壓流量以及超靜音散熱的特性,極大滿足搭載了高性能芯片或算力芯片的消費電子、工業互聯設備的散熱需求。
上半年,艾為電子主要產品型號達1500余款,2025年上半年度產品銷量超27億顆,重要的是,公司多款創新產品實現量產或試產,從單一芯片供應商向“硬件+算法+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在汽車電子領域,車規T-BOX音頻功放芯片、4*80W車規音頻功放芯片通過AEC-Q100認證并批量出貨,首款車規級LIN RGB氛圍燈驅動SoC芯片在多家車企量產出貨,該產品集成高壓LIN PHY、MCU及顏色校正算法,為汽車智能座艙提供單芯片解決方案;在消費電子領域,新一代壓電微泵液冷主動散熱驅動方案滿足高算力手機、AI眼鏡等設備的散熱需求,Haptic觸覺反饋芯片支持硅負極電池供電,在多品牌手機客戶試產出貨;在工業領域,30V以上磁傳感器位置檢測產品和電機驅動產品豐富了工業級產品線,推動工業互聯領域收入快速增長。伴隨新產品加速落地,艾為電子正重塑終端解決方案。
在硬件領域持續突破之時,艾為電子還通過算法創新構建生態壁壘。例如,awinicSKTune?神仙算法結合機器學習技術,根據音頻信號動態優化音效,已獲得行業頭部客戶認可并實現銷售;awinicTikTap?4D觸覺Engine軟硬件一體方案支持隨音振動、游戲場景智能識別,將振動反饋從“單一觸感”升級為“沉浸式體驗”。此外,公司主導起草《震動觸覺反饋系統設計要求》等團體標準,參與制定《虛擬及增強現實設備的聲學性能技術規范》,從“技術跟隨”走向“標準引領”。
消費電子筑基,工業與汽車成新增長極
艾為電子以“新智能硬件”為核心應用場景,上半年在消費電子、工業互聯、汽車電子三大領域全面突破,客戶結構持續優化,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其中,消費電子為基本盤。在智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等領域,公司產品覆蓋小米、OPPO、vivo、傳音、微軟、Samsung、TCL、聯想、Meta、Amazon、Google等頭部品牌,以及華勤、聞泰科技、龍旗科技等知名ODM廠商。上半年,首款數字中功率功放產品在行業頭部客戶量產,攝像頭光學防抖(OIS)芯片實現開環/閉環全系列規模出貨,SMA馬達驅動芯片導入品牌客戶并規模化量產,消費電子領域收入雖受短期需求波動影響,但通過高端品類(如折疊屏手機、AI PC)的滲透,保持了盈利貢獻的穩定性。
工業互聯領域則持續突破增長空間。公司針對工業場景對“高可靠性、寬電壓、抗干擾”的需求,推出30V以上磁傳感器位置檢測產品、高壓多路半橋馬達驅動芯片等,已在工業自動化、智慧安防、新能源設備等領域實現批量出貨。同時,APT buck-boost產品在5G redcap模塊、工業客戶中大規模量產,電源管理芯片在服務器、逆變器等領域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工業互聯成為繼消費電子之后的第二增長曲線。
重要的是,汽車電子加速進入收獲期。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公司車規級產品進入放量階段,已導入長安、阿維塔、零跑、奇瑞、吉利、現代、五菱等車企供應鏈。車規級音頻功放芯片、LIN RGB氛圍燈驅動芯片、音樂律動MCU等產品實現量產出貨,其中車規級4*80W音頻功放芯片通過AEC-Q100認證,滿足汽車信息娛樂系統的高功率需求;車載T-BOX電源管理芯片為車聯網通訊提供穩定供電,推動汽車電子收入同比大幅增長。按照規劃,上海臨港車規級測試中心項目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土建竣工,建成后將顯著提升車規芯片的可靠性驗證能力,加速汽車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
技術筑基+生態協同,邁向平臺型芯片企業
展望未來,艾為電子將繼續聚焦“高性能數模混合、電源管理、信號鏈”三大核心領域,通過“技術深耕、產品迭代、市場拓展”的三輪驅動,向平臺型芯片設計企業邁進。
在技術層面,公司將持續加碼55nm/40nm BCD先進工藝研發,推進COT工藝應用,聯合晶圓代工廠與封測廠優化先進封裝技術,提升產品性能與成本競爭力;在產品層面,重點推進車規級射頻前端、工業級高精度傳感器、消費電子端側AI芯片的研發,豐富高附加值產品矩陣;在市場層面,鞏固消費電子基本盤的同時,加快汽車電子、工業互聯的客戶拓展,目標實現“消費電子穩增長、汽車電子翻番、工業互聯高增速”的格局。
從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到重塑終端解決方案,艾為電子的發展軌跡印證了中國集成電路企業的突圍路徑。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轉化、車規與工業市場的放量、生態協同效應的顯現,公司有望在半導體國產替代浪潮中占據更核心的位置,為投資者帶來長期價值回報。
